说到流量其实大家并不陌生,随着商业模式的丰富程度的提高,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很多传统行业都衍生出流量玩法,包括房地产、电商、电视购物、证券、保险、基金等等等等,其中以互联网企业的流量生意最为诱人,BAT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迅速打造出自己的护城河。

PC时代国内以百度为代表的,培养用户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主动搜索的习惯成为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而这种方式也进而催生了包括搜索引擎优化(SEO)、网盟广告在内的一些衍生行业,希望做品牌推广的人会想方设法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产品页排名更加靠前,另一些人则通过付费广告或者竞价排名提高自己产品在目标用户群体中的点展量,于是凭借这样的生态,百度在广告费上赚的盆满钵满。

然而事物向来是物极必反,这种走偏门获得排名的方式虽然会给最初这样做的人带来理想的流量,而后来者过多就会导致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大大降低,搜索一个词,看到的广告比有用的信息还多,这样就会让搜索这种习惯慢慢被放弃,我说的并非彻底放弃,只是使用频率会逐渐下降,那么整个百度搜索生态也就逐渐走向荒芜。

阿里巴巴凭借淘宝和天猫,垄断电商大量的流量,淘宝最先打造成万众创业的平台,让每一个小人物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小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第一批淘宝卖家尝到甜头迅速席卷。接着阿里又凭借天猫的服务体验和品类,吸干了垂直电商们的流量,时至今日哪怕在腾讯巨头的冲击下,淘宝和天猫在电商领域的份额依然难以撼动。

到这里不得不提起腾讯系的两大国民级产品,qq和微信。2011年诞生的微信在短短8年间,凭借掌舵人执着的产品追求,成为了日活10亿的国民级产品,由此带来的生态自然也成为不可忽视的流量源。如果说前几年错过淘宝店的人,到这里再也不想错过微商这条致富路,于是前几年朋友圈里充斥各种卖衣服卖饰品卖食品的卖家,时至今日通过朋友圈进行产品营销仍是一个热门的圈粉方式。腾讯也不断地通过这两款国民级产品为周边产品赋能,把触角伸向交通、购物、娱乐、外卖、保险、理财等诸多领域。腾讯相比于百度眼光更为长远,不愿意为短期利益放松产品体验,尤其是张小龙掌舵的微信,连腾讯系自己的产品都把控十分严格,不好的产品坚决反对强行给用户推送的方式培养用户习惯。这应该也是微信能迅速实现日活百亿的原因。

今天,仍有很多人希望做流量生意,希望获得更多流量。然而面临一个最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获取流量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百度今年Q1财报出现了上市14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其中一项,一季度流量获取成本为32亿元,同比增长了41%。

说明: https://wx3.sinaimg.cn/mw1024/70a90346gy1g3yicuab1kj20tw0eimyz.jpg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未来的流量之战会更加激烈。面对流量枯竭和获取成本增加的现状,企业继续烧钱开疆扩土显然是不明智的,连BAT等巨头都在加速流量外溢、加速赋能合作伙伴、加速流量变现。你再也看不到BAT拼命竞争烧钱请用户打车,烧钱给外卖补贴了。那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你能看到的只是兼并收购涨价常态化。

我一直认为,一个行业巨头们的做法最能够体现聪明钱的嗅觉。那么想要跟得上巨头的嗅觉,我认为当下的环境下,更多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服务好现有的客户群,如何服务好现有的流量池,而非不计成本地烧钱获取流量。因为在流量生意中流量永远都存在难以变现的可能。毕竟流量到现金的中间还存在一个环节,叫“转化”。当整个经济体收入增长停滞,消费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被遏制,那么这个时候谁手上流量变现越多谁越滋润。

今天跟大家分享流量生意与流量红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