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篇文章,自己阅读儒释道3家经典学说之后,摘录各家的异同。

本文目录

  • 回归大道,遵从自然本来的规律。
  • 放弃追求名利,无己、无功、无名。生死置之度外,何况名利。治理天下,就会俗事缠身,神人才不会管这种庸庸碌碌的俗事。
  • 不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功德。
  • 4种境界:
    • 那些才智出众,品行让人亲近,德性让国君喜爱的人,自鸣得意就好像麻雀。
    • 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是非之而不加沮。能分清自我和外物的分别,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
    • 列子御风飞翔。不汲汲于求福。虽然不用不行,但毕竟是有所凭借的。
    • 顺从万物本性,把握六气变化,遨游无穷宇宙,无所依待。
  • 做个无用的人,无用无灾。大树种在广袤的土地上,任其悠然生长,不会遭到刀斧的砍伐。而有用就会被世俗者打击,不能享尽天年。
  • 不要好胜心。一辈子追逐看不见的成功,疲倦困顿不知归宿很可悲。
  • 不要与是非观念,不要辩论争辩,不要有偏好。尊贵卑贱都是相同。不区分是非、可否、死生、利害。与其称誉尧而非难桀,不如善恶两忘。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穷的思虑,很危险。
  • 活在大自然中的野鸡,走十步才能找到一口食,走百步才能饮到一口水。但仍不希望被养在笼子里,受束缚不自在。
  • 老子死后,并不希望众人来吊唁的人悲痛。老子应时而生,顺理而死,死生两忘,不让悲喜侵入胸中。
  • 道德丧失是由于好名,智慧显露是由于好争。名是互相倾轧的祸根,智是互相争斗的工具。
  • 道家提倡清静无欲。人认识事物会受到主观欲望的蒙蔽,静心才能认识宇宙真谛。
  • 不崇尚重用贤人,百姓就不会争夺美名。不显露引起欲望的事物,百姓的心就不会乱。圣人治国:减少百姓杂念,填饱肚皮,降低百姓欲望,增强体质。让百姓没有多少知识和欲望,无为而治。对于百姓,既不要伤害他们,也不要爱护他们,让他们自由自在发展生产,自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老子提倡愚民,是因为社会动乱都源于人们过分聪明,把聪明用在争名夺利。
  • 不认可公开提倡仁义,会破坏仁义的本性。
  • 三种境界:
    • 追逐名利、是非不分的世俗人。
    • 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批评谬误,儒家。
    • 宽大胸怀、包容一切,包容是为了感化坏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分享到